《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1
这篇课文内容很简单,生字也不多,我主要通过让学生以读带读,读中领悟,先让学生在读课文中了解内容,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意思,生字教学蕴含在课文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轻松学习。这节课当然也还存在一些的不足之处。
1、我的教学设计不够完善,任务虽基本完成,但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太好,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
2、我的语言不简洁,上课缺少激情,板书不合理。
3、缺少对课文深度的挖掘,生字教学没有创新,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
4、时间安排不合理,合作学习不够深入,没有加入适量的游戏。
5、组织教学不得力,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很好体现。
6、课堂上,对学生朗读的指导较少。
总之,这节课我上的'不是很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我会不断总结,及时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2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给孩子们一些“权力”
这篇课文内容很简单,生字也不多,最近受高老师的影响,我也想试一试孩子们自己能不能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认读好。
简单的揭题后,表演开始了。孩子们学着我的样子,读起了课文,虽然第一遍读的很不好,但是我还是鼓励他们是能干的小老师,孩子们可高兴了。接下来,我把词语挂在了黑板上,分别请了一个个的小老师上台来教读,他们不仅读准了字音,还提醒大家要注意这些,要注意那些,煞有介事的样子,下面的同学学得也很开心,这个方法很好,特别是我说要给小老师发奖品,一个个小手举得老高了。在这样热闹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任务基本完成,学生掌握的情况也比较好,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费时间,如果每一节课都按这个进度的话,两课时的课至少要用三课时。不过目前小班化教学需要我们这样做,感谢高老师在我们二年级组起到的带头作用,希望能在她的指导下创新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开辟出一条真正适合我们小班语文教学的经验之道来。
第三个小板凳
在学习第三个小板凳这一课时,我主要通过让学生一读带读,让学生从读中领悟,先让学生在读中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通过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课文的主要意思,让他们说一说自己还有那一些不理解的,老师帮助他们解决那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他们在不紧张的环境中轻松学习。这样学生对课文理解就更深了。
《第三个小板凳》教学反思3
在教学本课课文时,我按“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首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听听课文录音,想想“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看课文动画、听课文录音、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让学生去体悟。在学习课文重点段落时,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老师和爱因斯坦的对话,抓住“生气、小声”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再抓住“老师开始为什么生气,后来为什么很感动?”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在讨论中感悟理解课文。最后又回到整体,让学生说一说“在爱因斯坦身上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的?”,从而懂得做事要不怕失败,肯下功夫的道理。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边读边思的方法来读文,再尝试采用讨论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不急于求成,不以唯一的答案去衡量学生要求学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赞赏,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学习完课文后,有些学生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爱因斯坦是个很勇敢的小孩,他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承认自己还做了两个更不象样的小板凳。也有学生认为他非常诚实,敢于承认自己不好的作品,值得我们学习。还有学生认为他做事很认真、有恒心,值得我们佩服。当学生说出了与众不同的想法时,我就说:“你是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你能说说理由吗?”当学生能正确地回答,或他们的回答特别有创意或是有积极意义时,我就说“:你的想法太好了!这个回答精彩极了!给他一点掌声!”此时,学生回答非常踊跃,思维很宽,他们积极投入。于是,我顺水推舟说:“正因为他从小爱科学、
做事有恒心,不怕失败,所以长大后成了有名的科学家,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来看一看他对人类作出了哪些成就。”随后就让学生看我从网上下载的一些有关介绍爱因斯坦为人类作出文字和图片资料。看着学生们看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有些学生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爱因斯坦真了不起!”“我好佩服他呀!”当我再出示:( )的爱因斯坦 这个填空时,学生的答案更多了。我想:在课堂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赞赏、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多很重要,这是达到较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