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测量》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测量》教学反思11、刚上完《测量水的温度》这课,自我感觉很是不好。最明显的一点表现在时间的把握上,超时大约七八分钟。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是在做两个测量水温的实验时浪费的时间多了些。其实在课堂内容的分配上,也不够明细,使得课堂上的秩序有点欠佳,似乎有点头大脚轻的感觉,最终使我的课的最后部分未能圆满完成。
2、在掌握了方法后,学生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们都能比较规范,但出现一些小组的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小组合作。(桌上的四杯水每人都测一遍,不讲求效率。在连续测量水的温度时,学生测量都很认真,场面很热闹,测量记录交流。但学生们都存在一个问题,明显是错误的,但不去思考,只动手,不动脑。
3、课前预设和上课时学生表现不一样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组织学生。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科学课上,动手和动脑是并存的,而学生现在很多往往是分开的,特别是三年级的学生,看到新奇的、好玩的仪器时往往管不住自己的手,一动手之后,只关注一些现象,哪怕是与生活中相违背的现象,学生们也不去思考,这样就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今后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怎样在动手的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
《测量》教学反思2这是一节让学生进行探究的活动内容。目的是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知道小车的运动描述需要位置、方向和快慢,学会用测量的方法,并记录沿直线运动的小车到不同位置所需的时间,用简单图表示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定量测量和数学运算的能力。
1、第一次涉及到要求比较高的计算公式,而速度公式的得出又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由于有小学数学中行程问题的基础作铺垫,学生对速度公式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将两种不同的比较速度快慢的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以一个合适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让学生确实从方法上去理解这两种比较速度方法的合理性,需要在引导技巧上有所突破
2.在学生活动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加,增加实验的可视程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能够较方便地测出速度的同学给予赞同。在做“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实验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设计表格的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实验中的缺点并迅速地想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对公式、复合单位、单位换算以及规范计算的格式也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求学作风起了很大的作用。
3.对教学中的每个环节都做了精细的布置,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果较好。在课堂中,学生学习气氛浓,学习积极性高,探究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测量》教学反思3本节课表面上看没有多少东西,实际上内容较多,分两个课时应该是可以的。本节课涉及到三个活动,有两个重点:一是长度单位换算;二是刻度尺的使用。
单位换算是容易被忽略的,其实要想讲透,学生也真正弄明白很不容易。另外它是进行复合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是今后一系列单位换算的基础。基于此考虑,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讲了长度单位的换算。过程是循序渐进,首先从单位台阶入手,要求用科学计数法逐步找到其中规律,然后过度到稍微复杂些的换算。方法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即意义并用乘法写下来,指出单位换算的原则是等量代换,用特殊记号如颜色的区别让学生慢慢理解其换算过程。接着马上练习,并请学生板书,当场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课后作业看,个别学生依然存在些问题,如单位漏写、错写等。另外,在时间单位的换算上,只要略提一下即可,但是“一秒等于多少小时”这样的问题还是会给学生带来些麻烦。
《测量》教学反思4因为课时比较宽松,我有意地把这节课分成两节课来上。今天第一课时,就着重带量孩子们好好认识弹簧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通过大量的估计、测量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建立“牛顿”这个单位的概念。所以我给每个小组都分别准备了两种弹簧测力计,以利于比较观察并认识其原理、结构。然后把课堂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感受1牛顿,预测、实测各种物体的重力大小上!课堂感觉展开的还是比较充分和到位的,孩子们也感到非常的尽兴!
针对有些比较轻的物体用这样的测力计无法测量的问题,(这节课上孩子们已经遇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在挑选物体测量的时候已经有意在回避比较轻的物体了。)下节课我准备组织孩子们讨论、并尝试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课文最后一个环节——设计制作测力计)
《测量》教学反思5今天“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第一课时的新课上下来,经过专家的点评,自己也做了一点反思。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备课时还不够细。比如在物质三态特征归纳后未能及时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属于“固态”或“液态”或“气态”,导致课后作业个别题目学生不会做。我想,过去的备课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还不够,还要备相关练习,了解配套练习中涉及到的知识问题。
第二,课堂的提问不仅要有启发性,还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度”的问题。问题既不能太大,让学生摸不着边,也不能太小,小到指向性过于明显,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第三,当教学内容多与课时较短的矛盾出现时,一定要注意一节课中教学内容的取舍,什么内容该留在本节,什么内容可划到下一节。千万不能勉强挤到一节课,而加快讲课的节奏,那必然导致以后炒夹生饭。
《测量》教学反思61、立足于以展示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的方式。
使学生学会了运用相似形有关知识求旗杆的高。使学生体会到交流的快乐,大家有不同的方法,彼此交流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相似三角形及其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要灵活地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晴天时利用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包括小镜子);阴天时使用手拿刻度尺进行目测,也可以使用小镜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原理比例),当然,晴天时也可以使用手拿刻度尺进行目测的办法。我们既要注意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比如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还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比如晴天与阴天)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应该细心地观察生活,理解题意,分析问题所处的环境,多尝试不同的数学操作活动,控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小组合作的完成情况,从活动经验中得到“在同一时刻,两个物体的高度与它们的影长成比例”这一数学活动事实,并把它应用到求旗杆高度问题中。在新课程实施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游刃有余的背后,隐藏着解决实际问题时数学操作经验缺乏的严重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条件下测旗杆高度都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为前提。
2、注意培 ……此处隐藏5067个字……度。然后通过动手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触摸体验1分米的长度,感受1分米,接下来设计的赵物体的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所体验、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运用,把课本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更直接的体验1分米,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学习1毫米的时候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测量4。5厘米的木条时学生意识到大约是5厘米,但是有不够,就有学生向大家介绍可以用小数或者用毫米进行表示,很顺利地引出毫米,也从分利用了学生的资源。
在学习1dm=10cm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测量进行学习并利用旧知1m=100cm、1分米=10厘米和新知1dm=10cm先进行目测激发学生的迁移思维,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用1分米的小木条去测量1米,较直观的数出1米里面有10个1分米从而得到结论1m=10dm。毫米是学生现在认识到的最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就直接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学习,在尺子上寻找毫米,数出1cm=10mm,形成概念。
《测量》教学反思14一、课前研讨定方案
长度单位、重量单位、面积单位等单元的内容并不多,教学时间固然短,但这些部分知识又较为抽象,于是,学生接受起来往往较为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我们四年段数学教研组的全体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让学生多一些实践体验,让他们下意识地经历平时熟视无睹的一些现象,从而抽象为新的数学知识。对于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较小的面积,学生还可以从教室里的很多实物得到充分的认识,但是,对于公顷、平方千米等土地面积单位,不带学生走出课堂,*老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是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的,更谈不上接受应用。这就告诉我们,走出课堂最为合适。然而,好奇心极强的学生,一走出课堂就很难调控,带他们到室外去实际感受会学得更好,这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他们的注意力常常要被各种景象所迷惑。这是我们事先应当考虑到的。为此,我们想到了一块儿——合作上大课。
就这样,在教学《实际测量》一节时,我们各个班先在室内事先学习了实际测量一些必备的知识,接着401、403、405三个班合作,402、404两个班联手,分两节带学生到室外上实践课。
实践课开始了,我们401、403、405三个班的老师既分工又合作。首先,由我将实践活动要注意的事项、要完成的任务作一番简单的说明与强调(已在课前布置学生作充分和必要的预习),然后由我维持三个班学生的纪律,由克宁和碧云老师带几个学生进行实际测量。他们首先测量的是边长10米的正方形,测量后让所有学生感受,这就是100平方米大。之后,我们再次带领一小部分同学测量整个瑞基广场的长和宽,测量的结果大约是长132米、宽82米,用计算器很快算出瑞基广场总面积约10824平方米,比1公顷还大些。说实在的,在没测量之前,我们曾苦恼难找到让学生感受1公顷实际大小的场地,我们自己估算得也不够准。俗语说得好:实践出真知。
接下来,他们两位老师再次领另一部分学生代表测出50米长的直跑道,同时在每间隔10米的地方插上标杆,我们再一起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目测练习。学生目测时,我们不忘在方法上作实际指导:注意10米处、20米处、30米处……标杆的高矮之别、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在这跑道上分小组自由来回走3次,并让各人记下自己每次所走的步数。并算出自己的步长,为下面的步测做准备。很快地,一节课过去了,可是,我们预计要完成的任务没能全部兑现。
二、课后反思谋发展
课后我们再度反思,发现这节课的合作教学总体是成功的。因为学生不仅实际测量了较短和较长的两点间的一段距离,还经历了目测和步测的过程,基本懂得如何使自己的实际测量本领更强,并算出他们各自的步长,感受了前面学过的较大面积100平方米、1公顷有多大。但是,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待进一步改善的地方。如:课前老师可先带几个较有组织能力的同学测出广场的长和宽,测出面积100平方米的正方形。这样,可省下不少时间,再让这些同学分散到各组中当小组长,组织小组同学进行测量。其次,要尽可能多备几套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操作,学生的参与率会更高,效果会更好的(但学校条件极为有限。),毕竟,学生更热衷于自己动手而不是观望。除此,我们还有同感,要打破原来课堂的格局,连上两节课,才能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实际操作时间与机会,老师也才能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作更进一步的指导。
我班接下来的一节还是我的课,我便临时作决定,让学生留下来继续做实践才能更好解决的事。(学生们正在兴头上,个个跃跃欲试)找两个物体,先进行目测,接着步测,最后用工具测,再算出误差,思索如何让自己的目测和步测更准确些;或者用步测量出操场或一块长方形的长和宽,并估算它的面积大约有多大;或者测量篮球场、沙坑等的实际大小……小组之间、组内各位同学还积极开展竞赛,自行发起比比谁估得准、算得快。那场面,真可谓激情奔放!
总之,过后我们几位老师再次交流,都觉得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得较往届好。这一切,缘于课程新思想——经历是一种过程性目标的引领,她让我们勇于打破常规,真正自由大胆主宰课堂,大胆尝试转变教学方式,让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发挥,让我们的教学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就是本节课带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测量》教学反思15数学实践活动课本身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本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借助水,采用猜测、讨论、实践、操作、观察、比较、计算、验证等一系列的感知、体验,获得测量的结果,学生在说说测量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已学过的知识,小组是如何合作测量的,学生在汇报过程中互相学到了多种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为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下了基础,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本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时空,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积极感情,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节课我重视了“生本”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形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学生获得了有效参与的机遇,为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的宽松环境和机会,也为每位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实验用具,满足了每位学生实验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创设一个便于交流的情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接受他人的思想;还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巧设悬念,以现实生活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它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这节实践活动课,数学只是作为一种计算的工具,是对小学数学知识点进行的一次大胆创新和新尝试。在探究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面临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提高了难度,扩散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活动中还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学会欣赏别人。关注学生互动交流、观点交锋及智慧的碰撞,为学生形成健康的合作意识打基础。